阅读历史 |

第456章 终于要零距离接触大海了(1 / 2)

加入书签

第456章 终于要零距离接触大海了

第二天早上,武元胜醒得比较早,看了下时间,才六点钟。

他醒了之后,并没有吵醒其他人,而是用手机上网,查看了一会儿各处旅游景点的位置图。

崖州这边的景区,基本上都在海岸线的附近区域。

自西向东,有崖州湾、小月湾、红塘湾、三亚湾、榆林湾、亚龙湾、海棠湾。

他感觉“湾”挺多的!

每个湾都有很多的景点。

在他看着地图以及景区介绍时,易筱月、武芸、武靳义等人也都起床了。

问了大家休息的情况咋样,他们说比住旅馆肯定要好多了。

洗漱完出门,差不多到了7点。

武靳义说站在水里感觉很清凉!海水有点咸味儿,也带点儿淡淡的鱼腥味儿。

快到海边的时候,能听见一个导游指着不远处海里的一个心形的石头对游客解说着,说那是“日月石”,也是爱情石。

在他尝过之后,武芸笑着问他啥感觉。

易筱月在跟过去的时候,笑着说道。

意思是,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不值80块钱。

见她这样,武元胜对她笑了笑。

看她的样子,有些兴奋!

之后用手指沾了点水,放在嘴里尝了尝。

吃过早饭,拦了两辆出租车,他们直接去了“天涯海角”。

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

今天是三号,到了那边,排队买了门票,按照顺序检票,他们跟着其他游客一起进了景区。

但来这边旅游的人,大老远跑来了,尽管门票有点贵,又不得不进去看看,所以人依然很多!)

进门后没有在广场上多逗留,他们直接向里走去。

昨天是站在阳台上看海,现在直接来到了海边,没有先去看那些大石头,武靳义沿着沙滩,向一处看上去比较平坦、有水的地方走去。

“终于要零距离接触大海了!”

毕竟从远处看海,跟现在实实在在的站在海边,是有很大区别的。

这种零距离接触大海以及品尝海水味道儿的感受,肯定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真是大石头,石头真是大。

(这里的门票不便宜,80块钱一人,听一些去过的人说,里面没啥看的,就几个石头,他们流传的还有顺口溜:

这好比面对面看一样东西跟从图片上看一样东西,两种感觉肯定不同。

(不亲自来到海边的人,是体验不到那种真正身临其境的感觉的。)

走到距离有水的地方大概两米远,父亲停了下来,他脱下鞋子,又往前走到水里,感受了一下海水的温度与起伏。

这就是大海的味道儿。

武元胜拿出手机,看着父亲,拍了几张照片下来,另外还拍了一段视频保存。

(很多人去海边,触摸海水的时候,或许都会这样,哪怕知道有很多人下去洗过澡,泡过脚。

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讲究,“不干不净、吃着没病!”

过于讲究,人活得会很累。

所谓的讲究,那是因为条件好,要是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就是那些掉在地上的馒头,混合着泥巴,不是一样要吃。

当然,还有更差的情况。)

易筱月跟着走到海边时,她看向了远方,说还是海看上去不一样,比大湖或者大江更加的壮观。

同时她又说这里的水真蓝、真干净!

她跟武芸也脱了鞋子,在水边来回走了起来。

附近有两三岁的小孩正玩着沙子,武淇看见了,也想玩,武元胜就把她放在了地面上。

让她抓着沙子玩了一会儿。

五岁以下的孩童,都喜欢玩泥巴、沙这类东西,这是他们的天性。

看着她们快乐的样子,他同样拍了一些照片。

过了不久,易筱月又让宋玉萍脱下鞋子,拉着她一起也在海水里走了起来。

大家在这边看了、玩了一会儿,就沿着沙滩向景区的那些大石头走去。

这些大的石头分别是“海判南天”石,“南天一柱”石,“天涯”石、“海角”石等。

在这些石头下面,他们都用手机拍照进行了留念。

“海判南天”石,据说是康熙派钦差大臣找工匠刻上去的,是效仿元代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地标。

“南天一柱”石说的是“财富石”,因为像柱子,看着很稳当,所以叫“南天一柱”。

第四版的2元人民币背面图案就有这里的“南天一柱”。

在知道是财富石后,有游客捡这個大石头附近稍大点的石子,说的是带回去放在家里。

石头都是普通的石头,肯定不值钱,但意义不一样。

看见别人捡,为了沾染“喜”气,增加气运,武靳义也让武元胜、丁常喜他们捡。

这样连武芸、易筱月、宋玉萍也都捡了好几颗。

对于外出旅游的人来说,去一些地方,做一些类似的事情,并没有啥奇怪的。

好比他之前听说的,有人去一些水源好的景区,用矿泉水瓶带一些长寿的泉水回去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