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花大价钱买东西的人,哪个不是赚钱(1 / 2)

加入书签

第496章 花大价钱买东西的人,哪个不是赚钱容易的人

离开时,武元胜向马老那边看了一眼,发现负责拍卖的那位30多岁的美女拍卖师正在跟他说着话。

另外也有几个其他的工作人员站在了那里,还有少数参加拍卖会的人想过去跟他聊天。

不过他们很快就被挡了下来,马老跟拍卖师等人没过多久就从拍卖大厅的侧门离开了。

没有继续停留,他也离开了这个大厅。

跟吴老板、段老板、刘老板集合到一起后,他们就去吃了午饭。

中午还是他请的客。

路上,段、刘两位老板说上午在杂项大厅,他们拍了一块红木雕刻的模板,面上刻画的有八仙人物。

(之前看时没想过买,但怕这次过来白跑一趟,就买了下来。)

模板是清朝时期的,昨天武元胜在杂项区域也见到过,还算精美。

他俩说这个买回去,制作拓片很好,就举牌参加了竞拍。

当时跟他们竞价的人不多,最终只花了6万块钱。

提到拓片,他觉得他们买这个也算正常,毕竟很多东西都是可以用来“拓”的。

6万块钱,对于这次的拍卖会来说,算是一件比较便宜的物品。

当然,要是让武元胜花6万买这样一块木头牌子,他依然不会买。

(上午的拍卖,流拍的物件也有几样。

拍卖展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东西太多,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够全部卖出去。)

吃饭期间,吴老板感慨——“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虽然开古玩店,但他平时也是为了捡漏,自己是买不起这里的大部分东西的。

他说看着那些过来参加活动的一些人,买名家字画,花几百万,上千万,几千万,似乎跟玩似的。

对此,周老板说人家赚钱容易!不需要多少劳动。

要是辛苦挣来的血汗钱、汗水钱,别说几十万,就是几千块钱,几百块钱,都可能舍不得用。

对于周开俊的分析,大家都觉得有道理。

花大价钱买东西的人,哪個不是赚钱容易的人?

同时吴鸣还说,那些成名了的大书画家,他们哪是画画或者写字,那分明是妥妥的印钞机。

一天画几幅画,速度不比印钞票慢!

他说的一样很有些道理。

吃过午饭,周老板、吴老板跟他们一起先回酒店休息了会儿。

下午武元胜没有在瓷器拍卖大厅观看,而是去了拍卖书画的大厅。

他之前是准备在瓷器那边看的,但既然不买,四大类别,他就打算每个地方都看看。

再说马老他已经见过了,现在见,看样式有些难度。

在书画拍卖大厅观看,他了解到,一些书画的价格不是说越早就越贵,跟书画本身以及画家个人的名气都有关系。

其中有一幅当代油画超写实画家冷军的作品,虽然年份不久,但依然特别值钱。

这幅画画的是一个女人,非常逼真。

要是拿到外面去,问一些普通人,人家肯定会说是照相机或者摄影机拍下来的照片。

因为这张油画看上去跟高清照相机照出来的没啥区别。

对于超写实油画,武元胜个人也是特别喜欢的,他觉得那才是“人或者物”该有的样子。

当然,人的审美角度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眼光。

这幅油画不便宜,价格以千万论价。

因为是中秋节,晚上武元胜跟易筱月视频聊天聊了很久,把在拍卖会看见的那些藏品情况跟她说了一下。

第二天上午跟下午,他分别又在杂项、玉石拍卖大厅看了看。

在杂项大厅,之前看见的那个奇楠平安扣,价格被人炒过了百万,最终被一个人以110万的价格拍走了。

玉石大厅,是印章拍卖专场。

段老板、刘老板之前都有中意的物品,武元胜下午也跟着他们一起看了热闹。

他俩看中的几个印章,有三个超过了预算,被别人拍去了。

其中两个是段老板看中的,一个田黄石印章,一个“权”形铜印章。

它们的价格都被炒到了百万以上。

这让他小声私底下对武元胜说了好几次那些买章子的人是不是脑残,钱多的没地方花。

毕竟从物品本身的价值来说,到了100万,已经是顶的不能再顶了。

目前不少名人的章子,很多也就大几十万,百万左右。

如果从某些网站上购买,保真的章子,20万左右已经是最好的了。

(要是假货或者不满意,可以退货,满意了或者确认真品之后,网站做为中介,才会把钱支付给卖方。)

买不到东西,段老板发泄一下情绪也是好的。

刘老板倒是买到了一个印章,这个跟他抢的人少,只花了20万把它买了下来。

印章是一枚芙蓉石的印章,肯定不会是名家,古今名人必定有限。

作为压轴的印章,是齐白石为别人刻的一个田黄石的章子。

虽然不是他自己的,但这个印章依然很值钱,被别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